五五世纪 - 五五世纪
五五世纪2023-01-31 16:05

五五世纪

战略支援部队某旅 :工作有了标准,效率有了提高******

战略支援部队某旅 :工作有了标准 ,效率有了提高

  官兵们正在检修装备 。作者供图

  “参照《维护保养手册》 ,我们干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年终岁尾,战略支援部队某旅组织装备换季保养工作,官兵们按照手册上的“标准流程”维护保养装备,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

  该旅分队长 、二级军士长李伟介绍说 ,过去装备维修保养,他们只能逐项排查或凭借经验判断故障问题 ,既增加了日常工作量,也给维修保养带来不小难题。如今,有了这本“百宝书” ,能详细了解装备自列装以来历次故障原因、修理方法 ,“对症下药”精准保养,就有了参考方向和技术支撑。

  编写这本《维护保养手册》 ,源于一次演练任务。去年底 ,该旅组织实装考核演练,导调组临机下达突发情况指令后,李伟所在分队因通信不畅没有及时处置问题 ,考核成绩被判定不合格。事后分析原因发现 ,演练前装备保养不到位 ,电源装置过期失效,导致装备无法供电,操作失灵 。

  演练复盘时 ,一名战士心有不甘地说 :“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个想法在李伟的脑海萌发:能不能像汽车4S店一样,给装备撰写一本《维护保养手册》?

  演练结束后,李伟立刻开展调研。他发现,尽管每年单位都会统一组织换季保养 ,但官兵往往对装备状况掌握不够全面,维护难以“对症下药” ,保养难免存在盲区 、漏洞 。整理好调研资料 ,李伟向旅机关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装备维护保养档案的意见 。

  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 ,李伟决定打造一个“样板工程” 。他带领维修技术骨干梳理整合装备各类故障申报、保养履历等数据,精确分析装备“健康指标”,并将摸索积累 的经验转化为装备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编写《维护保养手册》、设置保养提示卡片 ,让装备状况一目了然 ,维护保养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

  手册好不好用 ,官兵最有发言权 。随后,李伟带着手册来到训练场 ,在抢修光缆任务中 ,一台工程机械车突发故障 。操作手邸文育查阅《维护保养手册》 ,立刻判定出问题点位并及时排除 ,任务顺利完成。

  没过多久 ,某型工程机械车列装该旅。该车辆信息化程度高 、操作系统复杂,他们要从零开始学习 。这时候 ,李伟再次主动请缨 ,带领团队主动到生产厂家 、部队院校取经,就装备重点部位保养开展流程化设计 ,对日常维护保养措施进行量化 。数个月后 ,李伟所在团队掌握了该型装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能够做到装备性能“一口清” 、故障问题“一摸准”。

  科学精细管装用装 ,保障能力水涨船高 。今年,该旅千里机动至某陌生复杂地域开展装备试验任务 ,多项装备精细化管理成果在任务中得到有效检验 。

《流浪地球2》热映,中国科幻电影“风起云涌”******

  中新社上海2月2日电 题:《流浪地球2》热映 ,中国科幻电影“风起云涌”

  作者 王笈

  太空电梯 、无人机混战、月球核爆、数字生命……2023年春节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以“硬核” 的科幻表达 、奇伟的宇宙想象、动人 的人类命运故事,在中国引发观剧热潮及全网热议。截至记者发稿时,该片累计票房已破29亿元(人民币,下同) ,官方授权模型周边众筹金额突破1.2亿元。

  《流浪地球2》何以获得青睐?“风起云涌”的中国科幻电影又将行至何方?

  “流浪” 的硬核与温情

  业内人士将《流浪地球2》视作中国科幻电影在新时代的又一次“破壁” 。影片中“硬核”的科幻表达、中国式方案的“温情”成为多方评论的焦点 。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李建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流浪地球2》 的硬核科技表现非常令人感奋,绚烂瑰丽的视觉质感和奇崛的宇宙想象空间令人叹为观止 。在科技表达水准上 ,代表了中国科技电影 的最高水平,也标示着中国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连我在北美的朋友们也称道,《流浪地球2》所达到 的科技工业和艺术水准 ,已经可以与漫威、DC媲美了。”

  更为值得关注的 是,在这些“大开大阖” 的高科技场景中,还蕴含着小人物 的家国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寄寓了创作者深沉 的思想情感和积极的人生价值理想 。“影像画面和情感饱满度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人类生存哲学思辨的高度,不仅产生巨大的艺术矢量 ,也使作品本体得到强有力的情怀和逻辑支撑。”李建强说 。

  “《流浪地球2》在吸收世界科幻电影营养的开放性中 ,进一步诠释和深耕了主题 ,所谓‘中国式方案’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程波认为,科幻何以能够硬核,影片 的人物和故事首先要立得住;其次,视听真实感与奇观性要足够,如果能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则更好 ;再者,能否从“幻想”向“思想”跃升,将意识形态和哲学层面 的探讨寄寓在视听和故事之中 ,启发追问和反省 。

  中国科幻电影波折“出圈”

  1980年上映的国产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讲述中国科学家利用激光武器捍卫人类和平 的故事,推开了新时期中国电影探索科幻类型片的大门 。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因受到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国产科幻电影只 是缓步前行,少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直至2019年春节档 ,《流浪地球》“异军突起” ,为中国科幻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2020年 ,中国国家电影局 、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 的十条政策措施 ,被称为“科幻十条”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杜梁指出 ,从世界角度来看,科幻文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产生较大影响 ,诸如《星球大战》等顶尖IP都与科幻相关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文化强国 、电影强国建设 ,这就必须要针对世界性的文化热点,提出中国人 的理解、想象和方案 。今天我们正 是在不断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杜梁看来,科幻电影不仅仅是对人类大脑 的想象进行文化娱乐性的演绎,还有一定 的预想未来 、预演未来 的价值 。早期科幻片中 的部分想象在当下已经变成现实,科幻因此成为人们阐释未来幻想 的一个重要阵地。“《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时 ,外国人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把整个地球推着走,中国人对于家园的情结为何如此深重 ,而西方电影里 的普遍做法是再去寻找一个新的生存空间 ,比如《阿凡达》。但中国人选择把家园和所有有关 的回忆都带走 ,这就是一种中国式的想象和方案 。”

  浪潮已至,向未来“加速”

  客观来说 ,当前阶段的中国科幻电影确有不足,李建强认为 ,问题主要集中在整体的水准和能力。虽然近年来《独行月球》等国产科幻作品接踵而至 ,但数量忽高忽低、质量参差不一,这一轮“进击”更多 的是“跟风”和“逐流”的产物,创作基础和类型意识尚嫌不足,观念聚焦和视野广度均有欠缺。“怎样自觉依托最前沿的科技发展和力量 ,帮助想象力成功落地,同时下大力气培植一大批既有雄心壮志、又有非凡实操能力 的团队人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 的问题 。”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不可否认 的是,在《流浪地球2》热潮的带动下,中国科幻电影正迎来新 的发展契机。当中国科幻电影向未来“加速” ,如何才能将“浪潮”推得更远?系列化 、IP化或成为突破口 。

  杜梁指出 ,《星球大战》和超级英雄电影都 是系列化创作,更易形成集合作用,自然而然地吸引更多观众关注,但是国产科幻片恰恰在这一点上处于弱势 。“我们看到很多国产科幻片只能形成暂时性 的热点,不能产生长时间的文化热潮。未来还 是要加强系列化、IP化创作 ,不光 是在电影内部,也要与文学、动画 、电视剧、游戏进行结合 ,形成一个多元的科幻作品网络。”(完)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