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55世纪
55世纪2023-01-31 16:05

55世纪

第十轮投票仍未果 美众议院议长选举混乱局面如何收场?******

  中新网1月6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月5日 ,美国众院议长选举第十轮投票仍未果 ,尽管做出了巨大让步,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反而一再丢票,未能赢下党内保守派的支持 ,议长之位持续“难产”。麦卡锡称,共和党人虽未能达成一致 ,但谈判已取得很大进展 。不过 ,他 的反对者则警告称 ,这场“议长之争”可能拖上数周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在第十轮投票失败后 ,目前的众议院议长选举,已经成为了164年来投票次数最多的一次。此前最高纪录发生在1859年,当时 的投票进行了四十四轮 。如果无法选出众议长人选,所有众议员都无法宣誓就职 ,众议院的正常工作也无法推进 。

资料图 :麦卡锡。 <a target=&apos;_blank&apos; href=&apos;/&apos;><p align=

  资料图:麦卡锡。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

  “谈判让麦卡锡显得软弱”

  继10轮投票后 ,众议院依然无人赢得当选议长所需 的简单多数 ,即至少218票 。共和党在新一届众议院占222席 ,其中200人在把票投给麦卡锡、21人投给共和党众议员唐纳兹,一人投“缺席票”;民主党人的212票则一致投给了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 。

  据《纽约时报》援引三名知情人士报道称 ,在过去两天连续六轮投票未能胜出后,麦卡锡私下里同意了反对派提出 的更多要求,包括允许一名议员在任何时候强制进行快速投票,把他从议长位置上“赶下来” ,这将极大削弱议长权力。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麦卡锡还承诺允许右翼派系在强大的规则委员会中挑选该党三分之一 的成员 。此外,他还承诺将开支法案开放给自由辩论 ,任何议员都可以在辩论中提出修改 ,包括那些旨在破坏或否决法案的修改。

  “事实上,(麦卡锡)正在与共和党人谈判 ,这让他看起来非常、非常软弱,以至于到了绝望的地步。”一位共和党游说者说道 。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共和党人虽然在11月以微弱优势赢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但共和党内部 的裂痕由来已久,一群强硬 的保守派联合起来反对麦卡锡的提名 。

  “麦卡锡有一段时间没有与核心小组的部分成员交朋友 ,他树敌很多 ,”另一位匿名的共和党游说者称。“出于政治原因或个人原因,有些人不喜欢他 。”

  麦卡锡该何去何从 ?

  华盛顿 的政治观察家已经开始就众议长选举该如何结束提出各种假设。他们预测可能 的结果有 :麦卡锡坚持并获胜,但做出了各种重大妥协 ,到完全可能退出选举 ,转而支持其副手路易斯安那州众议员史蒂夫·斯卡利斯 。甚至有一个不太可能 的结果是 ,5名共和党人决定投票给民主党人杰弗里斯 ,并让他控制众议院 。

  芝加哥大学研究党派关系的政治学家露丝·布洛赫·鲁宾 (Ruth Bloch Rubin) 称 ,就目前而言 ,麦卡锡“基本上 是党内一方 的人质” 。

  麦卡锡已承诺不再做出任何让步 ,但可能也别无选择。他可以尝试通过出色地完成委员会 的任务或担任新 的领导角色来赢得顽固派共和党众议员的支持。

  “他必须给那些反对他的人一些东西来挂在帽子上,”曾为前国会议员游说者 的亚伦·卡特勒说道。然而 ,另一位共和党游说者认为“根本没有通往胜利的道路” 。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共和党人在民主党人帮助下选出“折中人选”的可能似乎越来越大 。进步派民主党众议员卡纳表明,可能支持一名温和派的共和党人成为议长,前提 是对方同意与民主党共享传票权 ,并避免在政府资金和债务上限问题上采取边缘政策 。

  英国《独立报》称,这并不 是麦卡锡第一次角逐众议院议长一职,2015年时任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辞职后 ,麦卡锡曾参加竞选,但随后宣布退出并导致投票被推迟 。

  众议院议长选举为何如此重要?

  在美国政坛,众议院议长 是“三号人物” ,地位仅次于总统和副总统 。众议长 是众议院的政治领袖,掌管着众议院议事日程。众议院掌握弹劾权和政府 的“钱袋子” 。

  据BBC介绍,众议院议长是美国政治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控制着众议院的立法议程和时间表 ,以及各委员会的席位。

  分析称 ,旷日持久 的众议长选举可能会破坏众议院共和党人在优先事项上迅速取得进展的希望,其中包括调查拜登政府和其家人,以及关于美国经济 、能源独立和边境安全的立法等 。

  共和党内最激烈的反对来自右翼。《纽约时报》分析称 ,即便麦卡锡争取到了足够票数 ,他作为议长显然也会受到右翼 的裹挟,因为他在拉票过程中不得不给他们一些承诺。但另一方面 ,一些共和党内反对派则表示 ,不相信麦卡锡在最后时刻给他们的承诺 。

  第11轮众议长投票选举正在进行,尚不清楚僵局是否会打破 。

“第三支箭”落地月余涉房并购大单持续涌现 2023年将成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大年?******

  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自2022年11月28日“第三支箭”落地以来,出险房企积极利用定增红利筹资自救,稳健型房企着力并购优质资产,重拾此前搁置 的重组计划 。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11月28日以来 ,多家上市房企陆续抛出并购计划,总金额超过576亿元 。以有可比数据的2022年12月份为例 ,据克而瑞监测,重点房企共涉及48笔并购交易 ,披露交易金额 的有32笔 ,总交易对价约52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72.4% 。

  业内预计 ,2023年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将进一步加速。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 ,此前受制于资金、负债率等条件限制 ,行业收并购进程缓慢 。自2022年11月份以来,支持房企融资 的政策频繁出台且快速落地 ,部分稳健型房企不再持观望态度 ,加快启动并购重组方案。同时 ,部分出险房企抓住机会加快资产处置 、提升资金回笼速度 。预计2023年行业有望迎来并购重组大年。

  行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

  岁末年初 ,部分陷入困境的房企正积极出售旗下资产,力争改善流动性。与此同时,稳健型房企及部分外资企业正择机加码投资 ,行业内并购大单持续涌现 。

  例如,1月6日 ,据全国产权行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披露 ,上海长鹂企业发展挂牌长际地产7.5%股权及相应债权 ,底价4.17亿元 ;1月5日 ,铁狮门宣布向凯德投资 的人民币基金出售位于上海 的尚浦中心项目 ,交易估值为76亿元 ;1月3日晚间 ,华发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华发拟收购深圳融创文旅持有 的融华置地51%股权以及深圳融创文旅对融华置地 的债权及利息,总金额约为35.8亿元。

  除了陷入流动性困难 的融创中国出售资产打开局面外 ,出险房企华夏幸福也有动作 。2022年12月28日晚间,华夏幸福公告称 ,旗下全资子公司向华润置地出售4家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以及债权 ,对应价格为124亿元 。

  克而瑞方面分析称 ,从交易标 的物业类型来看,2022年12月份住宅收并购提升明显,19笔涉及开发项目股权 ,披露转让的住宅项目 的并购规模约275亿元,主要受华夏幸福124亿元处置南方总部资产 、某房企59亿元剥离地产业务等重大交易影响 。

  “在此次并购潮中,对出险房企而言 ,收并购案大部分不是在母公司层面展开 ,而是在项目层面,资金状况良好 的央企国企所收购 的资产,大多涉及出险房企旗下有套现能力的资产,这 是行业整合主流模式 的一种。”汇生国际投资总裁黄立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外 ,在银行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下 ,地方国有企业在盘活资产方面发力 ,推动项目顺利开发 。

  “目前收并购资产类型主要包括开发项目 、物管企业股权 、商业地产等 。投资方根据自身发展方向、资产价格 、债权清晰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相关资产,不同企业偏好不同。”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总 的来看 ,具有区位优势 、债务结构清晰 的资产更有利于交割。

  “目前主要有两类资产比较受欢迎 ,一类 是优质 的开发项目资产,另一类是运营类资产。”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过去一年 的整体表现来看 ,运营类资产收并购案例更多一些 ,其多属于轻资产,并且能持续产生现金流收入,在现金为王的行业背景下颇受青睐。

  在肖云祥看来 ,房企间收并购预案频出,甚至A股部分上市房企重启重组方案的背后 ,是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增强了市场主体信心和动力。

  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自2022年11月份“金融十六条”推出后 ,相关部门多次提及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当前的政策及市场环境对涉房企业开展收并购而言 ,是不错 的时机 。”肖云祥表示,上市房企股权融资开闸后,稳健型房企通过并购重组可获得优质、低成本的资产 ;对被收购方而言,也 是重新盘活项目的机会 。

  “随着并购重组的推进,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优质企业可借机补充符合自己战略规划 的优质资产 ,加强深耕力度;出险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获得新发展机会 ,或者考虑轻资产转型。”刘水表示 。

  那么,2023年会成为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大年吗?

  肖云祥对记者表示 ,预计2023年后期市场竞争或逐渐加剧,特别是一些实力雄厚 的房企,在融资方面将体现出更大的优势 ,行业洗牌 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这有助于加快行业风险出清的速度 。

  “在2022年末政策和资金加持下 ,2023年收并购必然会加速 ,通过收并购完成风险处置势在必行 。”刘水表示 ,当前行业面临 的风险资产类型多样,收并购只能从资产处置端进行化解,且需要收购方 、出让方共同发力 ,但对于全行业来说 ,仍需从稳预期、稳信心做起,在市场平稳的基础上逐步化解行业风险。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