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3-彩神3
彩神32024-07-25

彩神3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⑭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作者:赵思诚、王国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顺应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调整趋势,保障食品供给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结构适配 ,是我国农业生产 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 是新时期保障我国食品市场供需平衡和居民营养健康 的重要抓手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要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未来一段时间内 ,在“吃得饱”“吃得好”之外进一步倡导“吃得健康”,深挖潜力构建更为全面 的食品供给体系, 是树立大食物观 的题中之义 。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提高,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显著调整 ,口粮消费不断下降 ,水果、蔬菜与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2021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131.4公斤 ,相较于2013年下降11.3% ;人均禽肉消费量26.5公斤 ,增长55.1% ;人均蛋类消费量13.2公斤 ,增长61%;人均奶类消费14.4公斤 ,增长23.1% ;人均水产品消费14.2公斤 ,增长38.5% ;居民食品消费多元化趋势十分明显,畜禽产品消费快速增长,膳食营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食品需求结构变化直接反映于食品进口端,2021年 ,我国食品进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口额高达13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进口额排在前五位的食品品类分别是肉类 、粮食 、水产品、乳制品和水果 ,五项进口额均超过百亿美元 。

  粮食安全概念应当与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调整相适应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仍然存在“米袋子”提得多 、“菜篮子”提得少,“供给端”提得多、“需求端”提得少 的“两多两少”问题 。未来一段时间内,粮食安全概念应当向食物安全逐步转变,除了稻谷 、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之外,也需要将肉 、蛋、奶、菜 、果等品类纳入考虑范围,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讨论数量安全和自给能力问题,力争实现主要食品供需动态平衡 。

  食品消费结构调整直接影响居民营养健康情况 。总体而言 ,我国居民营养供给快速增长,蛋白质 、脂肪与能量供给充足 ,动物蛋白供给明显增加 ,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达到3400千卡 ,能够满足居民营养需求 。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健康”,居民营养水平提升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膳食结构不平衡,居民营养供给存在短板。当前我国居民精加工谷物食用多而全谷物与杂粮食用少,红肉食用多而白肉食用少 ,蛋类食用多而奶类食用少,油、盐 、糖消费过多而各类维生素与钙、铁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居民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问题同时存在,大量居民处于“隐性饥饿”状态。

  其次 是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肥胖与慢性病患病率增长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的统计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或肥胖比例已经超过50%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19.0%,而超重肥胖 是引发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的主要诱因之一。当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糖尿病患病率为11.9% ,膳食结构变化对居民营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最后 是城乡居民营养供给仍有差距,老龄人口的营养健康状况需要引起关注 。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以红肉为主,维生素 、钙等营养素供给水平相较于城镇更低。农村居民营养不良 、贫血的发生率也高于城市地区,而农村居民对高血压问题 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部分老龄人存在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贫血率达到10%,新冠疫情背景下,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仍需高度警惕 。

  需求端,首先,树立科学 的膳食营养观 ,倡导均衡饮食结构。宣传低油、盐饮食与粗粮 的营养健康作用 ,降低居民精粮消费倾向 ,控制钠盐与脂肪摄入。推广普及禽肉、水产等白肉的健康功效与营养价值 ,倡导居民使用白肉消费替代猪肉消费,促进肉类消费多元化 ,从饮食层面降低各类慢性疾病发病率 ,提升居民营养健康水平 。其次,开展节粮动员 ,树立节粮减损意识 ,遏制饮食铺张攀比。厉行节约 ,倡导科学点餐,狠抓食堂浪费,持续关注外卖行业中的点餐过量和畜禽养殖过程中 的饲料粮浪费问题 ,多渠道“堵漏”,通过“食”端 的调整 ,实现“农”端 的节粮减损目标 ,降低食品供给体系 的压力 。

  供给端,首先 ,多渠道构建食品供给体系 。以粮食为基础,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通过设施农业、生物技术等手段 ,按照宜粮则粮 、宜经则经 、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宜林则林的原则,向山水林田湖草沙要食物,充分利用广袤的国土资源 ,有效缓解我国人均耕地不足 的窘境 。其次 ,重点关注蛋白饲料粮 的供给问题 。发展低蛋白日粮技术 ,着重研发大豆蛋白替代产品 ,推动小品种氨基酸生产核心技术突破,加大对新型限制性氨基酸生产技术的支持 ,满足低蛋白日粮配制需求 ,适度降低饲料中豆粕等蛋白原料用量,逐步降低养殖行业对进口大豆蛋白的依赖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植技术 ,努力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政策目标 。做好玉米大豆 的协同发展 的研判工作 ,尽可能提升我国的大豆自给能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18日消息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就2022年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 。针对当前我国外汇收支形势如何 ,有什么突出特点和新变化等问题 ,王春英表示 ,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 、弹性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全年总体均衡 ,主要特点如下 :

  第一,全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2022年 ,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支顺差规模分别为1073亿和763亿美元。近期,在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下 ,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趋平稳 ,12月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 ,分别为70亿和231亿美元 。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 ,2022年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总体保持基本平衡 。

  第二,外汇市场预期总体平稳 ,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远期和期权市场反映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相关指标变动幅度可控,没有出现持续较强 的单边走势,说明市场主体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 ,市场主体结售汇和涉外收支行为理性有序 。市场主体结汇意愿基本平稳 ,总体保持“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2022年结汇率(即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7%,较2021年提升1个百分点 。企业积极使用自有外汇对外支付 ,持汇意愿较为稳定。2022年11月末 ,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的境内外汇存款余额6396亿美元 ,较2021年末下降562亿美元。

  第三,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资金流入发挥了稳定跨境资金流动 的主导作用 。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长45% ,体现了我国对外贸易 的发展韧性 。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 ,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另据商务部统计 ,1-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781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巨大消费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仍然较强 。

  第四 ,近期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据外汇局统计 ,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和84亿美元 。从最新 的市场数据看 ,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 ,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中新财经)

  搜索

复制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神3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