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世纪 - 55世纪
55世纪2024-02-06

雅万高铁:拉近心与心 的距离******

  【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 的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这列火车为啥看起来很特别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外交工作单元,一款身披独特涂装的动车组模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仔细观摩完模型后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 的大三学生林峰好奇地询问附近的工作人员。

雅万高铁:拉近心与心 的距离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内展示 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模型 。光明网记者 季春红摄/光明图片

  “这是我国出口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它融合印尼文化,采用银、红色涂装,寓意‘繁荣昌盛’,还配有由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纹理抽象而成 的红色多边形图案。所以,和咱们平常乘坐的不太一样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 、中国装备 ,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 、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

  雅万高速铁路 是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之间 的高速铁路 ,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全长142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 。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后 ,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将由之前 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雅万高铁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在列车的设计上 ,我们做了许多适应性改变。”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设计师张方涛说 ,为了适应沿线常年湿热和沿海多盐雾 的气候条件,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采用了高标准防腐蚀设计 。另外 ,雅万高铁线路坡道又长又陡,为此,工作人员专门设计了高加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列车 的牵引力能迅速提升,爬坡能力更强,更能适应雅万高铁复杂的线路条件 。

  自2016年1月21日开工奠基以来 ,雅万高铁的修建始终在紧锣密鼓进行。在建设过程中 ,中方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为属地居民谋福祉,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4号制梁场项目驻地周边 ,几个村的村道年久失修 ,路面坑洼不平,两辆摩托车交会都困难 ,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该项目党支部书记李金照回忆 :“为了增进友谊 ,我们项目团队在铁路修建过程中 ,先后给周边3个村出资修建村路。”

  “一条条村道修通了,我们与当地村民 的心也更近了 。”李金照表示 ,虽然大部分中企建设者都不能流畅地与当地村民直接对话 ,只会简单的问候,但 是 ,他们听到最多的回应就是“China Bagus !”(中国好样 的!)

  如今,雅万高铁全线隧道、涵洞工程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转入铺架施工阶段。与此同时,雅万高铁首批高速动车组也从青岛港运抵万隆动车所,为即将在今年年底举行的试运行做准备。

  “按照计划,雅万高铁将于明年6月通车,目前我们 的团队已经开始了最后冲刺 。”李金照相信,雅万高铁建成后 ,不仅将成为拉近两国人民距离的新纽带 ,也将会助力中国高铁成为闪耀世界 的国家名片 。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31日 04版)

55世纪

师恩难忘******

  刘末利

  1960年 ,对于当下 ,已是十分遥远。对于我 ,那时从学校毕业,加入中新社大家庭的情景 ,还是如此清晰在目。那时 的我 ,即使与同时进中新社的同学相比 ,也显得非常稚嫩。我 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在专稿部通讯组。资深同事们对我关爱有加 ,社领导 、部门领导对我的点滴表现,都给予鼓励、赞许。

  记得1961年 的春天,我奉命出差 ,地点是天津市区。组内资深记者张益常陪我同行,她侧重采访天津郊区 。这样 的安排体现了良苦用心。当时兼部主任 的副社长王纪元说过:“要 是刘末利一个人出门,还分不清东南西北呢。”

  几十年来,这个“评语”一直牢记在心 。1963年初,我奉调至上海记者站 。第二年的春天 ,浙江省侨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总社指定我前往采访 是次会议 。第一次采访大型会议 ,我毫无把握。到了杭州 ,得知张帆社长也将应邀赴会,更使我忐忑不安,心想千万不能在社领导面前“出洋相” 。张帆社长抵达杭州后 ,抽空了解了我 的采访计划 。他当即给我出题目 ,约请与会 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市侨务部门负责人座谈,他也参加。社长手把手的指导,真是十分难得 的学习机会 。一切安排妥当 ,座谈就在晚上 。趁那天下午休会,常驻杭州的摄影记者沈鸣陪张帆社长游虎跑 ,我也随行。我们在虎跑山上喝茶 、聊天。后又驱车前往梅家坞 ,品尝龙井新茶 。我倒是先把握了这个“机会”,享受龙井 的美妙 ,一杯接一杯 ,忘乎所以 。返程途中 ,自我感觉不妙——晕车了 。回到宾馆,免去晚饭还不行 。待到座谈会即将开始 ,与会者陆续到达 。我却因胃里“翻江倒海” ,忍不住奔进卫生间一阵呕吐 。多少年来,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想不起那次座谈的主题以及写稿过程 ,永远记得的是张帆社长曾经说过:“你这种身体 ,怎么当记者呀 !”

  这个“洋相”出得够可以 的了。晕车固然 是因为“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运动刺激而影响神经中枢的症状” ,算不上疾病,但对一个记者确实很麻烦 。“杭州事件”使我明白必须与那个平衡感受器“对着干”。后来,我因采访而海、陆、空都“晕”过了。印象最深的 是上世纪80年代前期 ,上海决定恢复经过台湾海峡的上海至福州航班 ,我参加首航采访。事先我一心要在船上“现场采访” 。没料到船刚出吴淞口,我就晕得躺倒了。眼看完成任务有难,幸好一位同行大力支持 。他根据我 的要求在旅客中物色采访对象,再陪着我前去 。我就在“采访—躺下—再采访—再躺下”的节奏中完成“首航”。

  岁月流逝 。时至上世纪70年代末,终于盼来中新社恢复建制。我从上海某出版社回归中新社。1979年初 ,上海分社“开张” ,包括分社负责人,人员只有七八个 ,我包揽了上海全部的经济报道工作。那时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新时期 。上海曾经是远东经济发达 的大城市 ,又是全国工业基地;在执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中,自有许多符合经济规律 的创新之举。何况还有引进30万吨乙烯工程 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以进口矿砂为原料 的宝山钢铁总厂正在加紧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 ,上海分社 的经济报道应该做得有声有色 ,实际上却 是将近3年没有达到总社的要求 。上海分社“经济报道没做好” ,使我承受巨大压力。我感到迷惘 ,无所适从。某年,总编室主任徐曰琮来上海分社 。我不知道他此行的“任务” 。但是他私下对我说 ,上海分社经济报道没有做好 ,责任不在于我 ,我已经尽职了 。此话使我得到极大宽慰 。1982年春,当时的副社长王士谷率总社新闻部 、专稿部及广东 、福建等分社 的各路精英云集上海,召开经济报道工作会议。会议下达了总社对经济报道 的方针和思路,交流了经济采编的经验。会下有关部门领导对我更有针对性地点拨和指导,特别鼓励我要敢于采访重大题材 。于我 ,真 是醍醐灌顶!总社领导在多年没有做好经济报道的上海分社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目 的明确,效果显见 。我走出了“中新社 是新华社的补充” 、“上海分社以报道侨务 、文艺 、体育等‘三宝’为主”等中新社初创时期办社和报道思想的局限 ,在报道思想和业务能力上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也是在1982年,总社召开专稿工作会议 ,明确了“面向中间,反映现实” 的专稿工作新方针 。这是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针对海外读者迫切希望了解中国新时期政治、经济新动向而拟定的 。其时香港《明报》 、《快报》等常见署名“宗涓”的专电,评述中国时政。文笔挥洒自如 ,读得我如痴如醉 ,不胜钦羡。我本专稿部出身,于是学样“跟进”。专稿部负责人时来电话,给我鼓励 。1984年底,我赴总社参加工作会议期间,还当面请教,受益匪浅,为我此后坚持专稿写作打下基础 。上述时期 ,除了总社和相关部门领导之外 ,我 的多位老同事 ,也给我莫大支持和鼓励,他们 是我的益友 ,更 是良师 。我永远感谢他们 。挂一漏万,在此不一一列举姓名了。

  1984年底,各地方分社换班。总社委任我为上海分社采编主任 。我毫无思想准备,心中茫然。刚卸任的上海分社社长姚凡对我关心又支持 。他“面授机宜”道:不要脱离采编第一线。一来采编业务是我的“强项” ;二来只有身在“第一线”才能指挥和组织分社的采编活动 。后来 ,我一直按照他提示 的原则去做。虽然辛苦 ,于我个人、于分社都足见成果,毋庸多言 。

  在中新社40年一路跋涉之中,得到多位领导、资深同事们的培养 、帮助,十分难得;唯有满怀感激,永远念叨 :“师恩难忘” !

  (历史资料)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